最近一款《跳一跳》的微信小游戏迅速流行于朋友圈,这个游戏相当简单,就是控制一个黑色小棋子在方块之间跳跃,玩家唯一要操控的是每次跳跃的力度,要让棋子正好落在下一个方块上。这些小游戏是不是像它看起来那样简单、中立、不传递任何信息立场?它们是我们在劳动之外的一个短暂庇护所?
跳跃的神话
心理学家会把“跳一跳”之类小游戏的流行归因于“心流”(flow),心流产生于全神贯注在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人在打游戏时经常能进入这种状态。一是因为游戏总是能够即时反馈,比如说在“跳一跳”里面你每跳一格都可以立刻获得成功或失败的反馈。相比在日常中,反馈大多数时候都是延迟的,所以容易产生走神和厌倦的情况。
另外一个社会心理理论会认为“跳一跳”的成功是因为满足了人的高层次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获取更好的成绩)、社交的需要(和别人谈论这个游戏)、战胜他人的需要(在排行榜上获取好成绩)。尤其在“跳一跳”加入在好友排行榜这个功能之后,游戏的快感很大程度来源于超越自己的朋友。
但这两种视角都忽略了一个更加本质的东西——游戏背后的结构性叙事,或者说是游戏的“神话”。估计读者看到这里时会惊讶地说,“‘跳一跳’不就是一个简单的跳跃游戏吗?又不是角色扮演游戏,还有叙事?”但这里我说的叙事不是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支撑具体的故事的一个叙事结构,这个叙事结构甚至可能让不同的故事成为可能。
即使《跳一跳》之类的H5小游戏并不可能有那么多像那些客户端手游那样有那么多“爆肝”型重度玩家,但是论流量而言可能真的不输给他们。因为他们推广起来非常方面,基于微信极大的用户群,只要通过微信一推广,几乎虽有微信用户都会参与到这游戏。那一个个跳台模型如同一个个虚位以待的广告位,时刻准备着进入抱着放松的目的进来玩的玩家大脑。心理学家说的“心流”(flow),是切切实实能转换成资本的流量(flow)。
从氪金手游到H5小游戏的转向,或许并不意味着游戏中劳动伦理的消失或弱化,只是意味着我们在游戏上的劳动更加地碎片化。这种劳动是如此的有趣、简单、可爱、“人畜无害”且(对资本积累)有意义,或许我们很可能会不加任何防备地被它的“结构”所影响。我决不是说要提倡抵制游戏,但或许我们对游戏背后的叙事结构、社会经济意义和玩家的精神机制有所了解后,我们能成为一个更有批判性和创造力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