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付费游戏真的没有前途吗?在“F2P”游戏横行的中国游戏行业,许多厂商都在不停地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粗制滥造的免费手游、广告游戏大行其道,质量优秀、游戏性也更强的单机游戏却难有市场,难道真的是“劣币驱逐良币”吗?答案是否定的。玩家就是游戏厂商们的流量,而流量的变现依靠的永远是内容。“劣币”横行的背后是用户还没能体会到优质付费游戏的醍醐味——付费这一门槛从一开始就阻拦了大部分中国玩家的进入。
诸多厂商布局付费游戏
“玩游戏,先付钱”的概念仅仅存在于少数人的脑海中,而“先上车后买票”甚至“逃票”才是玩游戏的一般做法。这也直接导致了“F2P”的游戏模式在中国无比风行,研究如何做好一款游戏不如研究如何做好一款游戏的付费点成为了国内游戏厂商的一种怪相。
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Steam在中国大行其道,《守望先锋》凭借优秀的口碑和游戏质量硬 生生撬开了中国玩家的钱包,愿意尝试付费游戏的玩家在不断增加。即将IPO、渴望在游戏行业有所突破的B站开始尝试付费游戏,腾讯Wegame打出对标Steam的口号不断吸引内容,网易疑似代理发行简体中文版《秋之回忆8》……这一切都在告诉整个行业一个现实:厂商们已经开始布局付费游戏市场,中国游戏付费盛行的未来不会远了。
大众版权意识不断提高
造成付费游戏市场抬头的关键原因,自然是中国人版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全国作品自愿登记情况统计》,2012年全国自愿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为56万件,这一数字在2015年则达到了135万件,四年间整整翻了一倍,而这项数据在21世纪初甚至不足以用“万件”作为单位。
在此背景下,虽然“F2P”网游和手游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很多玩家早已不堪忍受这些无底洞的付费之苦了。随着《守望先锋》、《绝地求生》等先置付费游戏逐渐被大众接受,先置付费游戏与广大中国玩家之间阻隔的冰川正在逐渐消融。
培养用户习惯任重道远
可是中国人的版权“意识”是有了,为版权消费的习惯呢?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版权意识也仅仅停留在“用盗版不好”这样初级的阶段上,为正版付费的消费习惯还远远未能形成。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的版权意识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谈,而恰恰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对于版权的观念正处在一个艰难的转型期。长期不付费的习惯于版权意识的逐渐觉醒产生了冲突:明白应该为正版付费,但在生活中并没有为这部分消费预留相应的消费预算,只有在付费与否对个人本身消费结构没有太大影响的情况下才选择付费。很多时候就形成了一个“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想花钱”的矛盾情景。
要消除这种现象,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方法。第一个当然是根绝盗版,如果用户只能够选择付费正版才能获取内容,这些问题自然都不存在了,这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而另一个方法,就是培养自己用户的习惯。